
秋季正是蟹肥时,蒸螃蟹用冷水还是热水?大厨分享三要点,蟹肉嫩滑不流黄。金秋时节,大地丰收,瓜果蔬菜、粮食谷物皆获丰收。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田间地头的螃蟹也到了上市的时候。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而吃螃蟹的最佳季节则在10月、11月左右,此时螃蟹肥美,蟹黄丰富。
大闸蟹虽美味,但吃法众多,其中清蒸最能保留螃蟹的鲜美味道。蒸螃蟹看似简单,实则技巧颇多。想要蒸出的螃蟹完整不掉腿、蟹肉鲜美、不腥不流黄,并非易事。让我们来听听厨师长的建议吧。
关于大闸蟹的挑选,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个头大的螃蟹往往肉更多。新鲜度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观察螃蟹的眼睛反应和蟹爪的活力来判断。外壳的颜色、气味等也是挑选好蟹的重要标准。
至于如何区分公母蟹,观察螃蟹的肚脐部分即可。腹部贴壳甲是尖形的是公蟹,圆型的是母蟹。公蟹和母蟹各有特色,母蟹的蟹黄多、口感更好,而公蟹在11月份左右也会有很多蟹膏,同样鲜美。
在蒸螃蟹的过程中,有几个步骤至关重要。首先是螃蟹的清洗,要确保每一只螃蟹都被清洗干净。接下来是蒸螃蟹的技巧,先用温热的水预热锅底,然后放上蒸盘,盘底摆放生姜片。在摆放螃蟹时,要确保肚脐朝向摆放,这样蒸出的螃蟹不会流黄。
那么,蒸螃蟹时应该用冷水还是热水呢?冷水下锅蒸螃蟹虽然不易掉腿,但蒸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螃蟹变老。而沸水下锅则容易让螃蟹挣扎,导致掉腿不完整。建议使用有点温热的水来蒸螃蟹,这样不仅能更快熟透,还能保持螃蟹的完整性。
在蒸熟螃蟹后,建议搭配生姜末和醋汁做蘸料,这样不仅能提升口感,还能中和螃蟹的寒性。吃完螃蟹后,来一杯姜茶暖胃驱寒,更是健康之选。
以上就是蒸大闸蟹的一些小方法和分辨公母蟹的小常识。秋天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不妨试试这些技巧,享受美味的也确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