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南中条山北麓的万固寺附近山村,因其地势多为山坡地而不适合种植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近年来,村民们开始转变种植策略,大量种植果树和花椒树。这些山坡地富含沙子,土地,为种植红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红薯。
今年56岁的史大哥是晋南永济市峪口村人,他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红薯种植经验。“我们种植红薯主要是为了制作粉条。”史大哥介绍道,“这里的地富含沙子,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红薯甜度高、淀粉含量高。除了留下少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红薯都会被粉碎后制成淀粉,再制作成粉条。”
史大哥家中有一个可爱的孙子,他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同时负责制作红薯淀粉和粉条。他的儿子和儿媳在外经营饭店。史大哥表示,这是今年新磨制的红薯淀粉,制成粉条后,还会留一部分制作凉粉。
史大哥的老伴在村子里的景区工作,而史大哥则在家附近打零工,照顾年迈的父母。“老话说得好,家有老人不远行。”史大哥说。
制作凉粉的过程并不复杂。当水烧到七八十度时,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红薯淀粉,边加边搅拌,直至淀粉成糊状。随后,大火烧开,转小火加热,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锅。当淀粉颜色变深,呈半透明状时,就可以凭经验判断火候是否合适。
将凉粉挑起,若其呈粘稠状,能拉出长条并晶莹透亮,则表示制作完成。史大哥和他的老伴配合默契,将熬好的凉粉倒入盆中,待其冷却后,一盆原汁原味的农家自制凉粉就完工了。
这种凉粉有多种吃法,可以用蒜末、馍花炒食,是当地一道传统名吃,也可以凉拌食用。史大哥的老伴介绍道:“吃法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
这个山村的故事和这份传统的制作工艺都让人感受到晋南地区的独特魅力。【黄河湾原创作品】若想继续了解这个地区的精彩故事和文化,请右上角关注“黄河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