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庞大的制造产业链离不开那千千万万的工厂普工。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的加入常常需要通过中介的花费或是经过工厂的层层筛选。记忆中,广东地区的某些工厂曾对特定地域的人群抱有偏见,拒之门外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河南人、四川人、东北人等也曾遭遇过不公的待遇。
时光流转,如今形势已大为不同。许多工厂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技术型普工变得愈发抢手。尽管如此,仍有个别工厂采取不当手段,试图通过限制劳动者权益来维持运营。例如,设定离职无薪期或随意克扣工资,这些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严重侵犯。
对于普工而言,进入工厂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通过劳务中介进入。众多劳务中介与工厂达成合作,工厂提供岗位、饮食和住宿,而中介则负责人员的与管理。工作中若出现工伤情况,责任多由中介承担。为此,工厂向中介支付丰厚的报酬。比如,工厂给予中介每小时30元的工价,而到劳动者手中或许只剩下十多元的微薄收入,将近半数的工资被中介占据。
其二,工厂直接。工厂通过自主或员工推荐的方式吸纳普工。通常情况下,劳动者会与工厂签署劳动合同,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领取薪酬。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他们往往需要依靠加班或计件的方式。在深圳地区,若想月入六千元以上,往往需要每天工作超过十二小时。
无论普工选择何种方式进入工厂,他们在工作中都可能遭遇工厂的不法行为。如不缴纳社保、公积金,或是工作不满一定天数便无法获得工资或被克扣部分工资等行为,这些都是违法的。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要员工上班一天,就应获得一天的工资。若工厂以工作天数不足为由克扣工资,这是毫无法律依据的违法行为。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底层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不了解,以及欺负劳动者的心态,肆无忌惮地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当普工遭遇上述情况时,若因工作未满一个月而被克扣工资,应立即拨打12345进行反馈和投诉该企业。之后劳动监察部门会介入处理,通常处理周期约为三天,这是最快速且有效的解决方法。若劳动监察部门不作为,可继续拨打12345进行投诉,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