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九,亦即传统的重阳节。在文化中,“九”在《易经》中被视为阳数的象征,“九九”则是两个阳数的重叠,因此得名“重阳”。人们普遍认为九九归一,新的开始,赋予了这一天吉祥的寓意。随着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各地的人们在这一天有登高祈福、赏菊游玩的习俗。在饮食方面,重阳糕和菊花酒是庆祝这一节日的重要食品。
说到重阳节的食俗,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重阳糕。重阳糕,又名“花糕、菊糕、五色糕”,因“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各地在重阳节吃的糕类均被称为重阳糕。在北京,花糕和栗子糕是常见的重阳糕,上海则有松糕和蜜糕,而福州则吃九重粿。每一块重阳糕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祝福。
除了重阳糕,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习俗。菊花酒被视为吉祥的酒,可以祛灾祈福。这一习俗源于古代赏菊花的传统,早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就有饮酒赏菊的做法。
除了上述两种,各地还有许多独特的重阳美食。在北方地区,人们有重阳节吃羊肉的习俗,“羊”与“阳”谐音,象征重阳的阳意。羊肉在这个时节鲜嫩可口,能补身防寒。在江苏地区,人们会吃长寿面来庆祝重阳节,寓意延年益寿。而在山东昌邑北部地区,萝卜汤是不可或缺的重阳美食。当地有句谚语:“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西南地区的人们会在重阳节期间食用糍粑,圆形的糍粑象征着团圆和甜蜜的生活。
除此之外,重阳节的食俗还包括吃螃蟹等海鲜美食。重阳前后正是螃蟹膏满黄肥的时候,人们可以享受这一美味佳肴。在品尝螃蟹时,需要注意清除蟹的某些部位如蟹腮、蟹肠等,这些部位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