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岁的小杨是个高中学生,他来自重庆的农村老家,跟随在杭州打工多年的父母,目前在杭州就读。最近,他看到父母辛勤工作,心生感激,主动帮忙搬运货物。搬运重物后,他感到胸闷。由于以为是累了,刚开始他并没有在意。
胸闷持续不减,小杨的父母紧张起来,立刻带他去了杭州市西溪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医生发现小杨有感染迹象。随后进行的穿刺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偏高,胸水穿刺引出的液体为浑浊的胸水,检验结果同样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这个情况引起了医生的警惕。
呼吸科王美华医生仔细询问了小杨的病史。小杨回忆起四年前的一个暑假,他和父亲回老家时曾在山上捉螃蟹。父亲告诉他螃蟹可以生吃,于是他尝试了几只。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王怀疑可能是寄生虫感染。
经过进一步的寄生虫检查,确诊小杨感染了肺吸虫。得知这个消息后,小杨的父亲深感内疚和悔恨,他的无知给孩子带来了病痛。虽然之前也进行过体检,但小杨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这次胸部不适才来到医院检查。幸运的是,肺吸虫只在他的肺部,并未扩散到大脑。
经过物治疗后,小杨的液气胸状况迅速好转,胸闷也消失了。几天后,他顺利出院。医生叮嘱他和家人一个月后务必复查血常规和胸部CT,并告诫他们要避免生吃肉类和海鲜。
王解释,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囊蚴引起的。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脏。它的生命周期包括在水中发育成毛蚴、侵入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再侵入甲壳类动物如溪蟹等形成囊蚴。人们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带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等食物,或者饮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而感染。囊蚴进入小肠后,幼虫会穿过肠壁到腹腔,再进入肺部发育为成虫。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如果吃了生的或未熟的石蟹、蜊蛄等食物后出现胸痛、铁锈色痰等症状,或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都应该考虑肺吸虫病的可能性。
王提醒公众,肺吸虫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隐藏在看似美味的食物如生鱼片、醉蟹等中。仅仅依靠饮用黄酒、白酒或蘸生姜蒜泥、芥末并不能杀死虫卵,只有高温烹煮才能有效杀灭它们。
预防这类寄生虫病是关键,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不吃未经煮熟的生鲜和肉类,不饮生溪水等。通过这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虫病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