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米为何会长虫?
稻谷、燕麦等粮食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附着虫卵。这些粮食经过晒干、去壳等加工步骤后,虽然经过高温处理可以杀死成虫,但是寄生在米粒内部的虫卵却无法被完全消除。当粮食存放过久,遇到适宜的温度(20℃-40℃)和湿度(65%-95%),虫卵只需7天左右就能孵化出来,并以大米中的蛋白质、淀粉为营养源茁壮成长。
生虫的大米还能食用吗?
大米现的虫子通常为米象,又称象鼻虫,是谷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米象会在糙米上啮出深孔并产卵于其中。其幼虫会以谷粒为食,最终掏空米粒,而虫粪则谷粒之外。尽管生虫令人不悦,但米虫并不携带特殊的致病菌,也没有毒,更不会咬人。只要将米和虫子及其代谢物筛选掉,并淘洗干净,大米仍可正常食用。通过高温加热,隐藏的虫卵也会被杀死,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不必因一袋大米中几只虫子而全弃之,这样会造成浪费。但如果大米已经严重碎屑化,则不建议食用。
如何区分生虫大米和霉变大米?
大米存放时间过长或存储不当可能导致生虫或霉变。虽然生虫的大米还可以食用,但霉变的大米必须丢弃。霉变的大米会产生真菌毒素,不仅难以清除干净,还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如黄曲霉毒素等,大量摄入可能引发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风险。霉变大米的特征包括:表面发灰、失去光泽、有灰粉状物质、气味不清香、潮湿、硬度下降等。
大米生虫如何处理?
不要将生虫的大米放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杀死米虫的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米虫怕光但会钻到米粒中间躲避阳光并加速繁殖。正确的做法是将生虫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筛掉虫子和代谢物。如果生虫的米不多,也可以将大米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后放入冰箱冷冻48小时,以杀死大米里的蛀虫。
(来源于北青网)
辽宁经济频道播出时间:每日19:30 重播时间:次日15:50。编辑:李娜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