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讯

端午节为啥要纪念屈原?这故事可有意思了!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确实非常有趣,充满了浪漫和悲壮的色彩。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忠心耿耿,一心想振兴祖国,但遭到小人谗言和排挤,最终被楚王流放到了偏远的地方。

在流放期间,屈原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无比忧虑。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离骚》。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和忠诚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楚国的命运。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屈原的死,深深触动了楚国的百姓。他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赛龙舟是为了模拟楚国百姓打捞屈原身体的场景,而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敬仰。

因此,端午节成为了一个既充满欢乐又充满感伤的节日。人们在享受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活动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