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纪念日,即端午节,定在农历五月初五,这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民俗内涵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忠君爱国,却因受奸臣排挤,最终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他的爱国情怀和悲惨命运深深触动了后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源于人们划船奋力打捞屈原遗体,以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怀念;而吃粽子则象征着人们将饭团投入江中,喂饱鱼虾,让它们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此外,挂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也寓意着驱邪避瘟、祈求安康。
端午节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承载着人们对爱国主义的崇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仅表达了对屈原的敬意,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