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人的视角,刻画诗歌的场景与情感
唐·聂夷中《田家》解读
当我们把思绪引向聂夷中的诗作,心中会不自觉地勾画出那遥远的田园画卷。
《田家》一诗,在晚唐时期创作,背景正是战乱频发、开支巨大的年代。这一时期,农民们的日子更是愈发难过,面临着无尽的剥削和压力。
诗人聂夷中,出生于山西运城,为晚唐一名文雅而质朴的诗人。其作品语言平实无华,却能深入人心,触动读者的情感。他多以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为题材,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深深同情。
关于这首《田家》的解读:
前两句:父耕原上田,子耕山下荒。
在此描绘了山岭间的一家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仅是单一家庭的缩影,更暗指了天下所有农民的劳作场景。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要么在耕田,要么在开荒。
后两句: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两句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在六月的时节,稻谷还未抽穗,但官家的收税仓库已经早早地准备好了。这暗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将很快被所剥削。
诗中“禾未秀”不仅指稻谷未成熟,更暗喻了旱情导致的歉收。而此时恰逢交纳夏税的时节,修仓的行为便显得格外刺眼。
“一未一已”两字形成鲜明对比,无声地讽刺了者的无情与贪婪。
全诗的反思
在晚唐时期,悯农诗作屡见不鲜。而这首《田家》虽只描绘了收租前的一个瞬间,却深刻地揭示了者的残酷剥削。此诗短小精悍,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田"字飞花令
让我们来吟诵几句以“田”字开头的诗句,感受田园风光的魅力: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