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将有一场引人注目的天象奇观——月全食,在大部分地区均可观赏到其全食阶段。
据天文学家介绍,本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11月8日16时,至21时57分结束,全程历时长达5小时57分,最佳观赏时间预计在19时前后。自上一次可见全过程月全食的2018年至今,下次将要在2025年才能再次欣赏到如此壮观的景象。
月食现象的科学解释
月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或全部无法被直射阳光所照亮,导致在地球上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正常的月相。
地球的阴影由太阳光照射产生,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当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此时整个月球都被地球的阴影所遮盖。而如果月球只进入地球的半影区域,虽然太阳光也可以被部分遮住,但这种情况下的月食并不容易被察觉,常不被称作标准的月食。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观测特点,让人们对这一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关于月全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月球进入地球没有阳光直射的本影时,大气层会吸收掉大部分的光线,只剩下红色的光可以穿透并折月球表面,使得月球呈现出一种暗红色的状态,因此月全食也被称为“血月”。尽管中间曾有“月若变色,将有灾殃”的说法,但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妄语,大家可以放心观赏。
“天狗食月”传说的起源与演变
“天狗食月”的传说与古代人们对日食、月食的不解有关。他们认为天上有天狗神,常会张口日月。虽然天狗有口却无法咽下日月,于是便有了衔而又吐的传说。为了抵御这种神秘力量,古人便有了在日、月食时发出大声以惊吓天狗的传统。
这一传说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描述了一种外形像狐狸的白首神兽——天狗。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一传说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相结合,形成了如今广为流传的版“天狗食月”故事。
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清楚了月食的原理。曾经的传说已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依旧会为那神秘的宇宙而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