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黑斑病,是一种影响核桃品质的细菌害,也被称作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或核桃黑腐病。此病害在春季的4月至8月间尤为常见,且易于反复侵染。主要通过皮孔或伤孔侵入,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病情况更为严重。近年来,陕西省大荔县的核桃主要产区,如段家镇、高明镇等,普遍受到了此病害的影响,导致核桃幼果腐烂并落果,给当地核桃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根据2018年的调查数据,大荔县的核桃黑斑病的受害株率超过了四成,其中香玲品种的受害株率高达七成以上,受害果率也超过了三成。这些病斑会导致果实变黑、品质降低、产量减少。对核桃黑斑病的防治宣传非常重要。
(1)发病症状
当核桃感染黑斑病后,果实上会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随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病斑。这些病斑边缘模糊,周围有水渍状的晕圈(如图1)。随着病情的恶化,病斑会下陷、开裂并变成灰白色,果实也会变形。在严重的情况下,整个果实会迅速变黑、腐烂,并提前掉落。幼果感染此病症后,病菌可能进一步向内扩展,导致核仁腐烂。而在接近成熟的果实上,由于核壳逐渐硬化,病害通常只局限于外果皮。除此之外,叶片和嫩梢也可能感染此病症,其症状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2)传播途径与发病原因
黑斑病细菌会在受害的果实、枝梢、芽或茎的病斑上越冬。第二年,这些细菌会从病斑中溢出,通过风雨、昆虫以及花粉传播至叶、果及嫩枝上。此病的发生与雨水密切相关,多雨年份发病更为严重。在核桃树开花期及展叶期,如果温度高、湿度大或雨水频繁,也有利于黑斑病的爆发和流行。果树长势弱、树冠茂密、通风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黑斑病的发生。
(3)综合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核桃黑斑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农业防治方面:
1. 进行清园工作:结合秋冬修剪彻底清理果园,及时清除落叶、杂草、烂果、僵果等,并集中处理。修剪病枝、干枯枝等并烧毁,减少病菌来源。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留枝、疏除多余枝条,降低果园密度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礼品2号、清香、丰辉等。
4. 果实采收时避免敲击,减少伤口和病菌侵染机会。
化学防治方面:
1. 发芽前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
2. 生长期间定期喷洒细菌害治疗剂,如半量式波尔、农用链霉素等。特别是在雌花开放前、开放后及幼果期各喷一次。
3. 从5月下旬至7月初使用特定杀虫剂如乳油等防治核桃举肢蛾。
4. 8至9月果实采收后如遇连阴雨天气,可在雨过天晴后使用治疗细菌病害的剂加叶面肥来消灭病菌、保护叶片、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
以上内容主要参考自果农之友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