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深媒体人解读:阿狐哥哥谈回锅肉炒制秘诀
要让四川人夸赞回锅肉炒得地道,“灯盏窝”的外形是不可或缺的标准,即肉片要蜷曲,仿佛过去的清油灯盏般能盛住油。这一技术已不再神秘,其实质是强化猪肉的物理性能。有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一流程:先将肉块整块煮沸,断生后捞出放入冷水清洗,再煮沸、捞出、刮洗,如此反复三次。待肉七分熟时,筷子插入不留血水,稍凉后切片翻炒。这一过程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使肉块经历冷热交替,收紧、弹性增强,下油爆炒后自然形成“灯盏窝”。
除了豆瓣酱,要炒出地道的回锅肉,其他佐料的使用也颇有讲究。在现今的川菜菜谱中,回锅肉的佐料包括面酱、豆豉和酱油。面酱能使肉片颜色红亮,但在资深川菜厨师眼中,这不过是糊弄外省人的手法。要解回锅肉的“色”问题,关键在于郫县豆瓣的质量,辅以适量酱油,最好是德阳红酱油或中坝口蘑酱油,效果更佳,不仅颜色红亮,还晶莹剔透。若觉得酱味不足,可添加豆豉,如永川豆豉或潼川黑豆豉,但需切碎,不宜捣成糊状。
回锅肉的配料以蒜苗为最佳,切成“马耳朵”状小段,在起锅前加入,快速翻炒几下。肉中的热油即可将蒜苗烫熟,碧绿的蒜苗与亮红的肉片相互映衬,色香俱佳。过去农户园中的红皮小蒜苗最为美味,但如今已难以见到。虽然现在的蒜苗香味不足,但其他配料如盐菜、蕨苔、莲白、青椒、笋子以及土豆等炒制的回锅肉也已逐渐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