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端午将至,街边的粽子摊又热闹起来。有些老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如何包粽子,其实关键在于煮粽子的技巧,而非包粽子的手法。上周,我阿姨包的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散开了,她坚持认为自己包得严实无缺,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煮的方法不对。煮粽子时只加清水很容易出问题,应该添加盐和小苏打。这是我太奶奶传授的方法,按照这样做,保证粽子香气扑鼻。
包粽子前,糯米需要浸泡三小时,粽叶也要洗净。虽然太奶奶的手有些抖,但她包粽子的动作却十分熟练。她教我压米时要用力按实,否则煮出来的粽子容易散开。现在超市里有许多现成的粽子出售,但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味道更为香醇。在选择糯米时,细长的品种为佳,因为圆粒米煮后会发硬。
煮粽子时,要用大锅装满水,将粽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水的量要一次性加足,中途不要添加。除了清水,还要加入两克盐和 three克小苏打。为了防制粽子浮上来,可以在锅盖上放一个盘子进行压制。大火煮五十分钟后关火,但不要立刻打开锅盖,让粽子继续泡在水中两小时。许多人在煮完后立刻打开锅盖,这样会导致糯米不够烂熟。
小苏打能使糯米更加软糯,盐则能增添味道,使粽子不会过于清淡。以前饭店的厨师也会使用这种方法来煮粽子,碱性物质能让米粒膨胀均匀。我家的老厨房有一口黑铁锅,用它来煮粽子最佳,不锈钢锅也可以,但不建议使用高压锅,因为时间难以掌控,容易过头。
去年我尝试不加小苏打煮粽子,发现米芯还是生的。太奶奶说按照她的方法煮的粽子,咬开里面全是浓郁的。粽叶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要使用破损的,否则容易漏米。煮完后放凉再吃味道更好,放在冰箱冷藏两天也不会坏。
今年街边的粽子一串就要五块,而自己在家煮的话连材料费只需两块。虽然买现成的粽子省事,但缺少了加料的过程,就无法煮出那种特有的味道。包粽子虽然有些麻烦,但煮好了会有一种成就感。下次端午,我还会用这种方法煮粽子,等到米完全熟透,那才是真正的美味。
邀请大家讨论一下:煮粽子时应该添加什么才能使其又香又糯呢?使用高压锅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一斤米可以包几个粽子?送人一般送几个粽子?有什么煮粽子的诀窍?市面上有包粽神器出售,有没有购买过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心得?有六种人不宜多吃粽子,你知道是哪些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