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疆石的传奇故事
南疆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核桃品种,其源于河北的涿鹿县南将石村。由于输入法的缘故,“南将”在打出时常常默认为更为广泛使用的“南疆”,因此这一名称得以流传。南疆石核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玩品种,其在清末时期被称为麻墩,民国时则称为麻柯。甚至还有一个关于慈禧与南疆石的故事流传至今。
尽管南疆石在市场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其他几个主流品种相比,它始终难以抗衡。这个品种的种植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大型果实不多,普遍大小在40mm以下,病虫害严重,发黄的情况较多,造型多变且不易配对,可以说是文玩核桃中配对难度最大的品种之一。
南疆石的特征多种多样,无法用固定的几个表述来全面涵盖和诠释。诸如十字大尖、大底略凹、菱形气门、大厚边、流水细纹等特征并不能界定所有的南疆石。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描述这一品种。
一、皮色。南疆石的成名在于其独特的纹路。它的纹路深邃,皮色泛黄。由于海拔的原因,原产于南将石村的南疆石皮色呈姜(奶油黄、硬黄皮)。后来通过嫁接,出现了红皮南疆石。按照原产地的说法,皮色越黄越对,越明亮越对。姜黄皮的南疆石皮质坚硬,上色较慢,克重有坠手感但并非非常重。据说姜黄皮南疆石要想变红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就皮质而言,个人感觉是红皮较为理想,红皮南疆石上色快,克重高。有些人购买南疆石后发现变色速度并不慢,两三年就变红,这其实是红皮的原因。无论是红皮还是姜黄皮,南疆石都可以进行盘玩。有人追求原产地的归属感,有人则享受相对较短时期内挂瓷包浆的过程,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二、纹路。南疆石的纹路变化可以说是所有品种中最多样、最无序的。所谓的蚂蚁纹、万字纹、流水纹并不能概括所有南疆石的纹路特点。我曾见过较为规矩的颗粒纹、老款的流水留疤纹、正面主筋处像万字形状的万字纹、细碎长条的蚂蚁纹以及从顶端拉到底部的剑鱼纹等。南疆石到底有多少种纹路,我无从知晓。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和欣赏不同的纹路。
关于南疆石的底部和尖尖,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欣赏和探讨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