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的猪头糕记忆
小时候,猪头糕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之一。如今,尽管镇上到处都有熟菜店,但很少能看到猪头糕的身影。即便在冬天,虽然羊肉、羊糕盛行,但猪头糕却鲜有售。当时,镇上的大众饭店是唯一一家有售猪头糕的饭店,但其制作具有季节性,只在每年冬季才会制作。
虽然猪头糕并不常出现在大雅之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猪头的记载。关于猪头糕的文字记录却鲜有提及。
在熟食中,猪头肉和猪头糕一直存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其他食品也随之更替,但猪头糕的踪影却较为罕见。《随园食单》中虽有关于炖猪头的记载,但并非猪头糕。直至1987年,苏州食品工业办公室所编的《苏州传统食品》中,才有关于酱猪头肉的记载。尽管在1989年的《冷盆原料制作与拼摆》中有关于冻制食品的制作方法,但并未提及冻猪头肉。
我和妻子曾开过熟食店,尝试过制作猪头糕。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放入茴香、桂皮、料酒、酱油、白糖等调料煮熟后,自然冷却即可。有时会在店内晚餐时,搭配小酒,享用一些猪头糕。猪头糕的色泽明亮,口感香鲜,其美味让人难以忘怀。
除了猪头糕,三鲜汤也是一道令人怀念的美食。最初,只有大众饭店独家供应。三鲜汤的配料丰富,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增减。大众饭店搬到新街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偶尔还会有人去购买三鲜汤料,回家自己烧汤。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众饭店已经关闭,很难找到猪头糕和三鲜汤了。但听人说,在芦墟、北厍、黎里的老街上,还有几个人在制作,味道据说很不错。每当想起这些美食,就会让人联想到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爱情。
如今,尽管很难再品尝到猪头糕,但它的美味和记忆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品尝到那些令人怀念的美食,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
本文作者:张建林(投稿至通平台)
征稿启事:通欢迎各位读者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文采。如果你喜欢通平台并想向我们表白,请大胆投稿。你的作品可以是生活感悟、人生体会、乡愁记忆或历史追寻等。请发送至投稿邮箱:[]。作品一经录用,将给予稿酬并附赠地情书。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感谢大家的支持!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录用作品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