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圆与元宵主要以糯米和糖为原料,虽然体积小,但热量却非常高,因此不宜将其作为主食大量食用,应该品尝为主。”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李红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指出,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再加上高糖、高油的馅料,容易引起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和胃动力不足的人群应该适量控制对元宵或汤圆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元宵和汤圆的升糖指数非常高。”李红教授介绍,无论是白糯米、黑糯米、黏小米还是大黄米,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其升糖速度堪比葡萄糖。对于由糯米、糖和脂肪组合而成的元宵或汤圆,更应严格控制摄入量。在食用元宵或汤圆之前,建议先吃一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市场上有很多无糖元宵或汤圆宣称不含糖分,宣称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食用。对此,李红教授提醒,所谓的无糖食品通常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含量并没有减少。无糖并不等同于低热量或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胆囊疾病患者、慢性炎患者以及肥胖或高血脂人群都不宜过量食用元宵或汤圆。刚煮好的元宵或汤圆温度较高,务必小心烫口,慢慢品尝,避免给胃带来负担。
那么对于一般人来说,一次应该吃几个元宵或汤圆呢?李红教授表示,“元宵和汤圆的大小、馅料各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常规大小的元宵或汤圆,建议一般人群一次食用不超过三个,并且需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以杂粮为主的汤圆,如加入高粱米、大黄米、燕麦或红小豆等。虽然全谷杂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关键在于其含量。购买杂粮汤圆时,消费者需要仔细查看食物成分表中的杂粮含量。一些产品的杂粮含量很低,只有1%或2%,这样的含量很难起到实际的营养改善效果。李红教授指出,如果汤圆中大黄米的含量超过一半,其营养价值会得到有效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黄米属于糯性食物,与糯米类似,血糖反应也较高。高血糖、高血脂人群以及胆囊疾病患者仍需适量食用。
李红教授表示,元宵和汤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希望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的人群来说,可以在节日期间适量食用。只要保持节制、不贪嘴、合理搭配饮食,就能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为生活增添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