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害虫——蛴螬,其对花生的危害极其严重且防治工作尤为艰巨。因其藏于土壤内部进行危害,常常会被农民朋友忽视,从而导致大量果实受害,使花生减产严重。防治花生田蛴螬是田间管理的关键任务之一。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高效的防治蛴螬的农——毒死蜱颗粒剂。
关于蛴螬的危害特点,其俗称白土蚕,主要以其幼虫危害花生的根茎和荚果。初龄幼虫会啃食花生的根系,咬断根部,导致幼苗生长受阻,甚至枯死。到了花生生长中后期,蛴螬会危害荚果的表皮,造成凹陷伤口,潮湿环境下会导致果皮腐烂,严重影响荚果发育。高龄幼虫更为严重,它们能钻入荚果内食用果仁,仅留下外壳。如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多个荚果受害,造成花生严重减产。
在蛴螬的发生规律方面,它一年发生一代。在沿海地区,4月份老熟幼虫开始变成成虫,6-7月份交尾并产卵,7月中下旬是卵孵化高峰期。8-9月份是蛴螬幼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当土壤温度在13-18℃时,最适宜幼虫活动和危害。这些幼虫隐藏在10厘米深的土壤内,专门危害花生的荚果。8月份是防治蛴螬的又一个关键时期。
针对蛴螬的防治方法,首先是在花生播种前进行种衣剂拌种。使用29%苯甲咯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将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可以有效预防蛴螬对种子、根茎的危害。另一种方法是土壤处理,因为蛴螬幼虫隐藏在土壤内危害花生地下荚果。在花生荚果期,使用5%毒死蜱颗粒剂4-5公斤或3%噻虫嗪颗粒剂2-3公斤,拌入细土20公斤后顺垄撒施。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区,撒施后应浇水,使剂溶解进入土壤内,花生根系吸收后可将危害花生的蛴螬杀死。毒死蜱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不会造成农残留超标,是花生生长中后期防治蛴螬的首选剂。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花生田蛴螬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花生作物,提高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