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分式方程
一、概念解读:当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时,我们将其称为分式方程。
二、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一)常规解法
1. 基本思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便于求解。
2. 具体操作:通过“去分母”,即让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3. 实例解析
解: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0+v)(30-v),得到
90(30-v) = 60(30+v)
计算得出v=6。
验证:将v=6代入原方程,确认两边是否相等。
v=6是该分式方程的解。
(二)解后验证
在解分式方程后,需验证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验证方法为:
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其值不为0,则该解为原分式方程的解;若为0,则该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示例求解
解:将方程两边同乘x(x-3),得到
2x = 3(x-3)
求解得x=9。
验证:当x=9时,x(x-3)≠0,满足条件。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9。
案例二:
解:等式两边同乘(x-1)(x+2),得到
x(x+2) – (x-1)(x+2) = 3
求解得x=1。
但需验证:当x=1时,(x-1)(x+2)=0,因此x=1不是该方程的解。
该方程无解。
三、分式方程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一)识别等量关系:在已知条件中寻找可以用来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例如:两支工程队合作完成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三分之一,后加入乙队,两队共同工作半个月完成工程。哪队施工速度更快?
解:设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为X,乙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设为Y。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并求解。
检验与答案:根据计算和验证,得出乙队施工速度更快。
(二)使用字母表示数(量):在表述问题时,除了用字母表示未知数(量)外,也可以表示已知数(量)。
例如: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在相同时间内,列车提速前行使s km/h,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使50km。求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
解: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
根据题意列方程并求解。
检验与答案:通过计算和验证,得出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