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已是2021年,这一年是生肖牛年。在这岁月的长河中,我们要深刻领悟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内涵。那么,你是否知道“孺子牛”的由来呢?
“孺子牛”的出处可追溯至《左传·哀公六年》。其中记载了齐景公的小儿子荼的故事。这荼字在古文中与茶字略有差异,乃是形容荼毒生灵的荼。齐景公对这位小儿子宠爱有加。
一次,齐景公与荼一同玩耍时,竟以国君之尊,扮演一头牛的角色,口衔绳索,任由荼牵着走。意外发生,荼在嬉戏中失手一滑,猛然间将齐景公拉断了牙齿,鲜血四溅。但齐景公却不顾自身伤痛,反倒急步上前安慰惊恐落泪的小儿子。
待到齐景公辞世之际,他留下遗诏,指定他最钟爱的小儿子荼继承齐国大统。在齐景公离世后,他的长子与小儿子之间却因而展开争夺。大臣陈僖子欲拥立长子为君,然而另一位大臣鲍牧却站出来反驳道:“此举违背先王遗愿!先王曾为小儿子当过孺子牛,这你难道忘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皆无言以对。从此,“孺子牛”这一词汇得以流传下来。它原是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深爱和过度溺爱,如今人们以之为榜样,称赞那些甘于奉献、心甘情愿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如同鲁迅所言,“甘愿为天下父母当一头孺子牛”,便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