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频频出现一句令人费解的言论——“他在CPU你啊”。
不少初涉网络的小伙伴对此感到困惑,CPU究竟是何物?“CPU”一个人又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CPU的原始含义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即电脑的处理器,它是信息处理与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者。
在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及“当被男朋友说不好看时该怎么办?”许娣老师脱口而出:“别听他的,他在CPU你。”
原意是想表达女生遭遇PUA的情况,却误用了CPU这个词,这或许是在网上学习时混淆了概念。
从此,“他在CPU你”这一梗迅速走红网络。
网友们对PUA的概念进行了各种戏仿,开启了PUA的“进化史”。
例如,“他在ICU你”、“他在KFC你”、“他在PPT你”等变体层出不穷,甚至有些发展成了英文句子。
如“快跑啊,他在blackpink in your area你”、“兄弟,你被if you no three no four,I can give you color see see了”等。
这导致整个评论区仿佛变成了一场英语能力的比拼。
许多网友戏谑道:“逛一圈评论区,我的英语六级都能过了。”
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虽然许多人知道了PUA这个词,但并未引起足够的警惕。
在“万物皆可PUA”的玩笑背后,真实的PUA远比视频中展示的更为复杂和隐蔽。
PUA的全称为“Pick-up Artist”,原本是指一些人经过特殊训练,以吸引异性并建立亲密关系为目标。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机构为满足某些人的不良想法,将PUA变成了一种手段。
曾经曝光的“泡学网”事件让人们见识了PUA的可怕之处。
许多学员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出一套以吸引、控制并最终摧毁对方的PUA方法。
一些单纯、涉世未深的女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对方设下的圈套,严重者甚至会走向、等极端道路。
那些自称PUA大师的人却以此为荣,将其作为自己的“战利品”在内部炫耀。
在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中,深入揭示了精神操控的恐怖过程。
如今,PUA再次成为网友们的关注焦点。虽然大家在玩梗的却鲜有人重视其潜在的危害。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煤气灯效应”,指的是通过心理操控手段使产生自我怀疑、丧失自尊,从而陷入无法逃脱的困境。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PUA有相似之处。
"煤气灯效应"这一概念源于1938年的剧本《煤气灯》,1944年改编成经典悬疑剧《煤气灯下》。
剧中丈夫表面上温文尔雅、体贴入微,但暗地里却一心谋取妻子财产,用各种言语妻子,使其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这种精神操控就像慢性,潜移默化地侵蚀人的意志。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会有人如此处心积虑地操控他人精神,但无意间脱口而出的话也可能成为“慢性”。
如“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要听我的”、“像你这样的脾气,除了我,没人受得了你”、“你都这么胖了,怎么还想着吃?”等话语。
还有面对校园时那句“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这些话若被反复提及,容易让人不自觉地怀疑自己。
久而久之,人可能陷入自卑与自责的深渊。
那些容易被PUA的人往往自我认同感低、缺乏判断力。他们在做决策时喜欢寻求他人意见、否定自己的观点。面对批评与说教,他们习惯性认同与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