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杂”这个词,确实精准地描绘了许多信息或表达中令人困扰的特质。它不仅仅是内容篇幅的长短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一种结构混乱、信息密度过高的状态。当你面对一份冗杂的材料时,首先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视觉上的压迫感,大量的文字、繁复的条款、重复的论述,像一团乱麻,让人望而生畏。想要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就像在迷宫中寻找出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筛选、辨别,才能勉强捕捉到一些零散的要点。
更糟糕的是,冗杂往往伴随着逻辑不清、重点不明。作者可能试图涵盖所有方面,但缺乏清晰的脉络和必要的取舍,导致核心观点被淹没在琐碎的细节和旁枝末节的论述中。读者不仅需要费劲去理解每一个句子,更需要不断地回到起点,试图理清头绪,才能勉强把握住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消耗心力的,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和厌倦情绪,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即使读完了,也感觉云里雾里,抓不住任何真正的重点。因此,简洁、清晰、有逻辑的表达方式,显然是更受欢迎和更实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