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干咩羊肉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当地美食,也被称为干焖羊肉、温汤羊肉和白切羊肉等。不仅是当地宴席上的必备冷盘菜肴,更是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非遗美食。
传说干咩羊肉的起源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传说与南唐时期的进有关。据说,当时进率领在枫亭一带征剿山匪,乡亲们送来猪、羊和粮食以犒劳军士。士兵们将羊肉切块放入烧汤的锅中,但因紧急情况,他们撤走了火并用稻草覆盖,直至第二天才重新打开。结果发现羊肉已经焖煮熟透,香味四溢,口感极佳。自此,这种制作羊肉的方法逐渐流传开来,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至今仍然受到喜爱。
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中期,仙游城郊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有一天,他们刚宰好的羊被突然来袭的倭寇打断售卖计划,只能将整只羊放入沸水中并盖上盖子伪装成其他物品以躲避倭寇。第二天回家后,他们发现羊肉已经煮熟,尝后发现味道鲜美且不腥不膻,于是开始采用这种方法烹制并售卖羊肉,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
莆田干咩羊肉不仅沿袭了传统工艺,还经过数代人的摸索和创新不断发展。如今,这项技艺已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工艺创新方面,现在的干焖羊肉在烹制时增加了多种中如红枣、生姜、枸杞等,使羊肉味道更加浓郁。而且烹制方法也更加考究,工艺流程复杂。以前使用大鼎煮羊后放进瓮中冷却,容易羊皮,现在则改用大铝锅煮并直接在锅里冷却,保持羊皮的完整性。吃法上也更加讲究,将焖熟的羊肉切成薄片搭配各种蘸料食用,口感清甜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