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食为民天。饮食关乎人们的生存与健康,而饮食结构的变迁是以地方物候条件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在清徐这片土地上,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变。那些已经失传的清徐美食,其实是一个时代资源限制下的必然选择,它们也是一代人心中的美好回忆和深情留恋。
在清徐,每逢佳节,有一种食物必定大受欢迎,那便是油炸油糕。它是一种常见的素食,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因为油糕与年糕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步步高升。老人们说,春节吃年糕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生活更美好。每一口金黄酥脆的油糕,都承载着对童年的回忆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说起油糕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说,唐太宗吃过一次油糕后,对其赞不绝口,从此油糕便成为宫廷食品。而在清徐,最正宗的油糕是用黄米面制作的。黄米面,也就是黍米面,是本地人称的糕面。
在腊月中下旬,清徐的家庭里,姥姥们会提前准备好黄米面、红糖、红枣、红小豆等食材,开始制作油糕。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黄米面蒸熟,然后和成面团,再包入香甜馅料。炸油糕时,选用大豆油,控制油温是关键。当油温升至六七成热时,将包好的油糕放入油中,炸至金黄酥脆即可。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油糕这一传统美食并未被遗忘。相反,它在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无论是香甜可口的馅料还是软糯细腻的糕面,都能轻松购得。半成品油糕更是方便制作,简单炸制便能享受美味。
油糕,这一昔日节日美食,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清徐人的春节餐桌上,它依然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岁月流转,油糕依然承载着清徐人的乡愁和年味记忆。这份充满美好寓意的传统美食,见证了清徐人的历史变迁和生活记忆。
本文来源:清徐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