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赠送了一包芦荻笋,这是从芦苇和荻草的嫩芽中采摘的,类似于小笋。它们也被称为荻苇笋、荻柴笋、南荻笋、芦苇笋等。这种食材的味道甘淡,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芦荻笋生长在江河湖畔的湿地中,在我国南方的洪湖、江陵、洞庭湖、常德等地区尤为常见。在北方的湿地,我们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提及芦与荻,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有异。芦大多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如白毛苇、白皮苇、黄芦等,其秆中空。而荻则水陆两生,如南荻、胖节荻、茅荻等。荻秆上部实心,中下部空心。秋天时,荻花绽放,呈现淡淡的紫白色。而提及芦苇花,我们想到的是一片雪白的景象。《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述的便是荻与芦在特定生长周期的美景。
上海的城市绿化带中,有一种名为荻草的植物,其银色的荻花穗随风摇曳,充满野趣。而上海人的餐桌上常吃的绿色芦笋,实际上是石刁柏植物的嫩芽,全国各地均有栽种。芦荻笋与芦笋虽然名称相似,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不可混淆。
关于沅芦荻笋,网上有许多介绍和资料。有些文章的配图却错误地使用了芦笋的图片,这是现代信息中的张冠李戴现象。实际上,芦荻笋与芦笋在食用方式和口感上也有所不同。
我手中的这包芦荻笋,让我准备尝试一种特别的烹饪方式。我将采用朋友“光头爷叔”秘制的刘氏辣酱进行烹饪。先将辣酱加水稀释,旺火入锅炒香,然后加入切断的芦荻笋进行煸炒,再用中火焖烧,让酱味充分融入芦荻笋内。这样烹饪出的芦荻笋,色泽酱红,口感鲜嫩清脆,仿佛带有洞庭湖水的清气。尝一口,酱味醇厚,荻笋鲜嫩,一种春日的鲜美在舌尖蔓延开来。(杨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