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固醇,也被称为胆甾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类型。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被视为“坏胆固醇”,其含量过高会增加患血管类疾病的风险。
哪些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呢?让我们一一了解。
首先是动物内脏和动物大脑。除了肥肉和各种动物油脂,动物大脑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样非常高。例如,100克的猪脑中就含有高达2571毫克的胆固醇。羊脑和牛脑中的胆固醇含量也不容小觑。这些动物大脑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肥肉中的要高很多倍。即使不吃肥肉,只要摄入动物大脑,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就会迅速升高。各种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猪肺、猪肠等也含有大量胆固醇,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患高脂血症、血栓等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蛋黄和各类甜食。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达510毫克/100克。但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成分能使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促使其体外,因此少量食用并不会直接导致胆固醇升高。每天摄入超过两个鸡蛋黄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快速升高。鸭蛋、鹅蛋等其他蛋类以及用黄油、人造奶油、蛋黄、糖分等制作的甜食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即使不吃任何肉类,只是吃这些甜食,也会导致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患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类疾病的风险。
还有一些其他食物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如骨头汤、火锅汤底、鸡汤或其他肉汤。骨头汤虽然含有一定的磷酸钙、骨胶原和蛋白质,但也含有大量胆固醇和油脂。每天即使只是少量喝一碗骨头汤,也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
除了动物肥肉和动物油脂,以上提到的食物中也含有非常高的胆固醇,甚至比肥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还要高很多倍。鱿鱼、贝壳类、蟹黄等食物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过量食用这些食物,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等疾病。不论是什么人群,都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量,以保持胆固醇水平的健康,维护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