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做粽子的过程两百字

做粽子的过程两百字

采摘粽叶的欢乐场景。

在千家峒的山林间,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粽叶。6月11日晨曦初露,刘家庄村的徐门艳和村里的瑶家姐妹们一同上山采摘粽叶,为制作粽子做好准备。这位今年五十岁的徐门艳,已经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粽子销售大户,每年的粽子销售量超过8万个。每一位购买粽子的客人都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包粽子的传统与分享。

徐门艳欣喜地分享:“每逢端午佳节,我们瑶家人都会包裹一些粽子,不仅自家享用,还会赠送给亲朋好友。”近年来,随着到村里瀑布群游玩的游客日益增多,许多游客尝过瑶家粽子后都赞不绝口。徐门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合作,扩大粽子生产规模,通过电商平台将瑶家粽子销往全国各地。她介绍,瑶山的泉水煮出的粽子特别美味,无论是手工包制的板栗肉粽、红豆素粽还是蛋黄粽,都是一绝。她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品尝到地道的瑶家粽子。

千家峒瑶族乡共有12个瑶寨,这里的瑶民坚守着祖辈传承的传统工艺。选用当地的土猪肉、土板栗、富硒糯米等优质食材,制作的粽子需用大火熬制9个小时方可出锅。在粽子出锅前,瑶家人会品尝热气腾腾的粽子以确保其口感和糯软度。

销售热潮与新的尝试。

今年51岁的周家福在村口经营一家农家乐,生意兴隆。6年前,他开始销售自己熬制的粽子,香糯可口的粽子伴随着新鲜的浆液让人垂涎欲滴。今年市场需求旺盛,与去年同期相比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周家福与“新农人”合作,通过直播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效果显著。他说:“端午节期间,我每天能卖出五、六千个粽子。”

当地积极鼓励瑶民制作瑶山粽,从自给自足向批量销售转变,以增加百姓收入。为解决瑶乡香粽的销售问题,乡培养了500多名电商从业人员。如今,全乡年销售瑶山粽超过200万个,创收约600万元,瑶乡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做粽子的过程两百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