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学家,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梦境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了患者的潜在病因,最终成功地治疗了患者。同时弗洛伊德也提出了一种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那就是“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以往的梦境解释,多基于主观理解,难以做到科学客观。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梦境的研究越来越科学严谨。
现在,人们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来研究梦,发现人们在做梦时,大脑的脑电波会发生变化,揭示了梦境的神秘面纱。通过对梦的科学研究,我们发现梦的四个重要作用:
1.巩固记忆:做梦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相关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学习相同的任务。一组保持正常作息,另一组则熬夜后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作息组的记忆力表现更好。这是因为当我们睡觉时,大脑并未休息,而是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梦境。长期失眠的人,他们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会受到影响。做梦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激发创造力。
2.化解负面情绪:我们大多数的梦都与已故的亲人有关。梦能让我们与逝去的亲人重逢,缓解思念之情。调查显示,约60%的人认为梦能帮助他们度过亲人去世的痛苦时期。在梦中,处理情绪的杏仁核会被激活,释放我们的悲伤情绪。因为负面情绪需要释放,不能一直积压在心底,否则会影响正常生活。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缺乏释放负面情绪的途径。做梦成为我们释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3.预防潜在危险:许多人都有过被追杀或堕落的梦。在梦中,我们在抵抗危险,防止自己受伤。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梦是为了提前练习,为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做准备。比如梦见逃跑可以锻炼你在面对危险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4.预测未来: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睡眠中我们的信息干扰减少,意识可以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相连,感觉变得更加敏感。在梦中我们可能感知到清醒时无法获得的信息。虽然这一观点仍存在争议,但许多人在梦中似乎真的预见了未来的某些事情。这也使得梦境的解释变得更加神秘而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