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讯

什么是工科什么是理科怎么区分

什么是工科什么是理科怎么区分

最近,《科学报》刊登了一篇引起广泛关注的文章,由25位科学家和企业界人士联合署名,呼吁重视改变在工程人才培养现的“工科理科化”现象。他们强调,应让更多工科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

文章指出,“工科理科化”的典型特征在于过分依赖理论科学方法来处理工程问题,过度重视论文发表而忽略实践创新。在许多高校,工科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但缺乏在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生产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这导致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种专业与就业的脱节现象,已经让不少年轻人对工科产生轻视,甚至产生逃离的念头。这篇文章的联合呼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科理科化”并非新出现的现象,其愈演愈烈的趋势源于科研评价体系中对论文的过度重视。教师主要在学校内进行学术训练和论文写作,缺乏系统性的业界实际操作经验;学生即使有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但在毕业评价时仍主要依赖顶级期刊的论文发表。虽然深化理论研究有助于推进技术创新,但当论文数量成为评判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时,对于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科教育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解决“工科理科化”问题,我们将无法培养出面向新时代、具有科学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大面积的人才缺口。

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虽居世界首位,但制造业工程师的供需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如加强“新工科”建设和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但要从源头上解决“工科理科化”问题,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高校应调整评价考核标准,破除对论文的过度依赖,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更具体的考核标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科学规划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深入工程一线。只有让工科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色的工程师,推动制造业的强国之路。

科技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应相互支撑,不能偏废。我们需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厘清边界,让教育更好地支撑并引领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挑战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章来源:长安观察 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什么是工科什么是理科怎么区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