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立冬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立冬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立冬,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员。每年公历的11月7号至8号,便是立冬之际。随着立冬的到来,日照时间渐短,正午太阳的高度也逐渐降低。立字在古汉语中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启。冬字则含有终结和收藏之意,代表着农作物收割后需要妥善存储的时期,同时我国也将立冬视为冬季的开始。民间有着进补以应对严寒冬季的习俗。

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为水始冰。随着气温下降,水开始结冰,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孟冬之际,水面开始结冰;仲冬之时,冰层壮大;季冬之末,冰覆盖水面。

二候为地始冻。立冬后的五日,大地开始冻结。地面结冰是冬季特有的景象,象征着大地的沉寂和休息。

三候则是雉入大水为蜃。立冬之后,野鸡等鸟类逐渐减少,而在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相似的外壳的大蛤。古人认为野鸡在立冬后变为大蛤。

关于立冬的民间习俗丰富多彩。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为四立,是古代社会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农耕社会,人们劳动一年后,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并犒劳家人。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充分反映了立冬进补的习俗。在古代,天子会在立冬这一天出郊迎冬,并赐给群臣冬衣,以体现对孤寡老人的关怀。

贺冬又称为“拜冬”,汉代已有此习俗。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更换新衣,相互庆贺,宛如过年一般热闹。在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会互相拜贺,普通民众也会穿上鲜艳的衣服相互拜见。

立冬还有一个食俗就是吃水饺。为何立冬要吃饺子呢?这是因为饺子与“交子之时”有关。大年三十是旧年与新年的交替,而立冬则是秋冬季节的交替,因此在这个“交”子之时,吃饺子是不可或缺的习俗。

关于冬季养生,古人提倡避寒藏暖,顺应自然。意味着要早睡晚起,保持温暖。在温暖的被窝中,享受一夜好眠,晨光熹微时分再起床,尽情享受冬日暖阳。

随着2018年冬天的来临,我们不禁期待2019年的春天是否也会带来同样的温暖与希望。本期编辑为飞飞,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及百度图片。


立冬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