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这次特殊情况,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尚未开学。以我们所在地区为例,小学高年级的开学时间定在5月11日。
经历了延长的寒假,网络上流传着一首改编版的《回校偶书》:“一月离校五月回,童音未改视力衰。相见不相识,重逢惊问你是谁?”这首诗也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说起这首诗的改版,人们也会自然地想起原诗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
关于“衰”字的正确读音,一位家长表示困惑:“这个字不是读作‘cuī’吗?以前的老师都是这样教的,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也是这么读的。”孩子的老师对这位家长坦言:“在这首诗中,‘衰’字应该念‘shuāi’。”家长们在教孩子时,如果读错了拼音,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们之所以读错这个字的读音,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老师都是按照“cuī”这个读音来教授,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在《诗词》第二季中,这首诗的诵读也是采用了“cuī”的读音。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既然以前的老师和《诗词》都是这么读的,那么现在如果改为“shuāi”是不是不准确呢?翻开课本的注音,我们会发现,“衰”字在这首诗中的正确注音是“shuāi”,而不是“cuī”。
那么,为什么这个字的读音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汉字的拼音随着时间和字典的修订而发生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课本是最权威的资料,应该按照课本中的注音来正确发音。对于那些明显的错别字或错误拼音,我们需要进行区分。
不只是“衰”这个字在古诗《回乡偶书》中存在争议,其实语文课本中的其他字也有很多争议。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现在正确的读音是“xié”;还有“证据确凿”的“凿”,以前的读音是“zuò”,现在改为“záo”;再比如“呆板”这个词,以前读“ái bǎn”,现在则读“dāi bǎn”……
面对这些汉字拼音的变化,您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