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集合
1. 集合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分类:空集、常见数集、点集、图形集等。
3. 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
4. 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
5.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及其运算性质。
6. 常见集合题型:方程类、不等式类、函数类等题型解法。
二、命题
1. 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及其相互转化。
2.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3. 常见的否定词运用。
4. 充分必要条件:从子集到的转化。
5. 反:通过否定结论来推导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
三、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比较法(作差法、作商法)、综合法、归纳法、放缩法等。
2. 不等式的性质:十条基本性质。
3. 常见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以及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
4. 基本不等式:定理形式及常见题型(如耐克函数的值域)。
四、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 定义域:抽象函数和具体函数的定义域限制条件。
2. 值域:求值域的十种方法,复合函数的值域问题及最值求解方法。
3. 解析式:待定系数法、赋值法、换元法、配方法、解方程组法等求解析式的方法。
4. 单调性: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法,以及应用(解不等式、比较大小)和求单调区间的方法。
5. 奇偶性:证明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法,以及题型(证明、验证、最值等问题的应用)、图象的对称性。
6. 周期性:证明函数周期性的定义法,以及应用(最值、解析式、求值、零点等)、类周期函数类型。
7. 凹凸性:通过图象和定义判断函数凹凸性,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8. 图像:通过作图法求函数图像,以及图像变换和数形结合处理零点问题。
9. 特殊值(点):零点问题的存在性定理和题型,最值及不动点的求解。
10. 常见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特点: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三角函数、耐克函数、绝对值函数等的性质及图像特点。
11. 恒成立问题:单变量和多变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能成立问题的处理,任意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12. 反函数:反函数的求法及性质。
13.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限制条件。
14. 复合函数:内函数和外函数的求解,值域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和迭代函数(归纳法)。
五、三角函数及正余弦定理
1. 任意三角比的定义:角、象限角、弧度制等概念,三角比及特殊角三角比的计算。
2. 同角三角公式:三个基本公式。
3.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4. 和差倍角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等的应用及题型(凑角应用)。
5. 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包括周期、奇偶性、单调性、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等。
6. 正余弦定理:五种已知模型的应用及题型,求解三角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