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所见的,是一袋袋的大头菜和两罐花生酱。不仅是自家采购,更是慷慨地为他人的需求所准备。之后,原本受影响的销售量如今已重振旗鼓,哪怕是在一片小角落里的零拷服务中,都充满着回归的生机和活气。
土特产食品商店虽然一刻未曾停止营业,但曾经历过的销售低谷,也在最严重的日子里展现出来。记得大年初一那天,酱菜柜台的营业额还未达到7000元。然而时间的车轮不停向前,二月下旬时,柜台的生意开始有了明显的回暖,日营业额成功跨越了2万元的门槛。
到了三月初,这个数字更是跃上了新的台阶。老顾客们长期积压的购买欲,化作了真金白银的消费力量。选购完酱菜的他们,再顺便带上一些肉制品等物品回家。
回首之前,酱菜柜台的客单价虽然稳定在大约27元左右,但自2月中旬开始,这个数字有了明显的提升,如今已经涨至35元,相当于比前增长了约30%。
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自1936年起便开始其历史长河中的航行。其前身是培丽土产公司,由江苏商人鲍氏兄弟创建。在上个世纪的十年代,该商场的酱菜柜台声名鹊起,其中的’培丽’虾籽、文蛤酱油等商品深受上海居民的青睐。
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淮海商场的副经理陈志豪表示,现在的消费者对于购买的热情正在逐渐恢复和增加。而且他们一直确保常规商品的供应,同时也在不断创新研发新品种。如他们在去年推出的乳腐产品,反响就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