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的氯碱工业协会第十六次会员上,国内无汞触媒的研潮被掀起。行业们正积极推动电石法聚氯乙烯(PVC)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相关工作。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张鑫明确表示,行业对于履约工作充满决心和信心,将大力推动无汞触媒的研发应用,以期早日实现行业的无汞化目标。
自2017年8月16日,相关部门发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公告以来,氯碱行业一直积极行动。事实上,早在20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就已与氯碱工业协会确定了“减量化,无汞化”的工作路线,自主开展了汞污染防治工作,为行业的履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张鑫介绍,过去的十年中,氯碱行业严格按照既定路线推进汞污染防治工作。在电石法PVC企业的大力配合下,行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这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于电石法PVC涉汞问题“可减、可防、可治”的信念。通过制定低汞触媒产品的标准,开展合格供应商公告管理,提升了产品质量。还通过制定应用手册和技术指南,指导行业正确使用触媒。积极参与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广先进适用的汞污染防治技术,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实现了行业的汞减排目标。自2016年以来,行业更是全面实现了低汞触媒对高汞触媒的替代,并围绕高效应用和回收无汞触媒积极履约。
目前,无汞触媒不仅是电石法PVC的履约重点,更是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多家企业正积极开展无汞触媒的研发工作,基于现有工艺主要有三个方向:贵金属无汞触媒、非贵金属无汞触媒以及非金属无汞触媒。其中,金基和铜基无汞触媒的应用评测效果突出,前景看好。
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当前电石法PVC汞污染防治和履约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从2021年起,我国将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公告所列的含汞产品。作为用汞量最大的行业之一,电石法PVC的履约任务依然艰巨。
在上,石化联合会会长和工信部原材料司的领导都表示,要继续加大力度坚定履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司的有关负责人也要求电石法PVC行业在新建装置、单位产品用汞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执行公约条款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