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不禁让人回想起多年前那场引人瞩目的。
在哈尔滨,一位名叫王洪成的公交车司机在1984年掀起了一场波澜。他声称发明了一项令人的技术——“水变油”。只需在水中加入少量油和一种特殊的膨化剂,经过简单摇晃,原本的水就会神奇地变成油。这种油不仅能点燃,还能直接用于汽车油箱。
第一种表演中,王洪成会展示一缸水,然后加入油和膨化剂。静置几分钟后,他用瓶子从缸中取出液体并点燃。其实这是油比水轻的原理,王洪成点燃的只是原本存在的油而已。
第二种方式则更为巧妙,王洪成会在水中偷偷加入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可燃的乙炔气体,点燃后产生火焰。点燃的并非是水变油的结果。
王洪成的表演实质上更像是魔术表演,而非真正的科学技术。当时的人们对化学知识了解有限,加上表演过程中的保密措施,使得大多数人对其技术深信不疑。王洪成因此声名大噪,他的发明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并有机会在北京进行展示。尽管北京的领导当场了他的把戏,但王洪成依然在其他地方继续他的表演并借此敛财。
他的敛财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售卖膨化剂,二是合作建厂和改造。很多用油企业听闻水可以变油,纷纷采购膨化剂。其实膨化剂的制作非常简单,主要成分是粉碎的肥皂末、高锰酸钾以及调色用的菠菜水。尽管成本只有几十元,王洪成却将其售价提高到几百元。他还通过授权专利、合作研发以及售卖机器等方式疯狂敛财。在短短几年间,全国各地上马了80多个项目,王洪成从中获利约4。
这场持续了整整12年,直到全国各地的水变油项目纷纷宣告失败。汽车加了膨化油坏了,工厂用了膨化油无法点燃,投资建的膨化厂未使用过,各种改造项目也纷纷改回了原来的设备。随着失败的项目越来越多,老板们开始要求王洪成给个说法。最终,王洪成策划出逃但被相关部门及时抓获,并处10年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水变油不仅在发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也出现过类似的项目。高油价确实能激发创造力,但也需要警惕类似的。或许有一天,真正的第六大发明会出现,但我们应当保持警惕,避免被虚假的宣传所蒙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