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
在科普的海洋里,有一个名叫景晴的精致女孩,她以美食为媒介,将科普文章装饰得如诗如画。她的文字让人心旷神怡,立题更是有趣又实用。现在,我们要重点推出的系列文章:【时令养生系列】即将与大家见面。
——从“雨水”节气开始,我们跟随景晴一起探索饮食与节气的奥秘。
景晴专栏
李景晴,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专业学者,高级营养师,美食营养达人,同时也是“食景”自媒体的主人和ReadFood团队专栏签约作家。
她的专栏涵盖诸多主题,其中包括“不时·不食”节气系列、“如何吃出理想身材”系列,以及美食工坊栏目。
孔子曾经说过:“不时,不食。”强调选择食物应顺应四季节气。而景晴则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她的文章和专栏,为大家带来了许多关于时令食材和当季菜谱的知识。
国历2月19日,雨水节气。
手绘 by 琳Caroline
雨水节气标志着水汽的增加,大地逐渐进入阴雨绵绵的日子。地湿之气渐升,早晨时常有露、霜出现。
食之选——时令食材
大蒜
选购大蒜时,应选择摸起来硬实、饱满度高、瓣与瓣之间弧度明显的品种。紫皮大蒜的杀菌效果更强,且蒜味更重。除了作为烹饪的佐料,大蒜还具有温中消食、提高免疫力等食疗功效。
山之选
选择山时,应挑选外形、手感重、须毛多、横切面肉质呈雪白色且带有黏液的产品。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山有益肾气、健脾胃、预防疾病等功效。
厨艺展示——当季菜谱
山红萝卜韭菜煎饼
(详细材料和制作步骤请见下文)
蒜蓉开背虾
(详细材料和制作步骤请见下文)
养之道——顺时养生
雨水节气后,春风送暖,细菌病毒易传播。此时应避免身处阴湿环境,加强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春寒料峭,湿气易侵入身体,因此要注意保暖。
雨水后,随着降雨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成为饮食的重点。蜂蜜、大枣、山、银耳等都是适合此时的补品。
春季养脾的关键在于先养肝。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健脾利湿,少吃生冷食物。
温馨提示
附录:冬季最佳食材一览表(请横屏查看)。
结尾寄语
愿您在景晴的引导下,不仅收获美食的快乐,更能了解养生的智慧。愿您在每一个节气里,都能顺应自然,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