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探五行之源起
在宇宙未分的时刻,万物混为一体,人们称之为混沌;当乾坤未显之时,又被称为胚腪。那时的世界,尚未有日月星辰的照耀,阴阳交替与寒暑更迭也未出现。天空之上,无雨露滋润,无风云涌动,无霜雪覆盖,亦无雷霆震撼,一切都沉浸在一片杳眇而神秘的氛围中。地面之下,同样缺乏生机,没有草木生长,没有山川起伏,没有奔跃,更没有人烟繁盛,一切都处在一片混沌初开的朦胧之中。
在这样一片苍茫的大地之上,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其中孕育、盘旋。这股力量逐渐凝聚成五行之源:水、火、木、金、土。在宇宙形成之初,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极生土。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属性与数字标识:水数一,火数二,木数三,金数四,土数五。
随着三元之力的不断积累与演变,混沌初判,胚腪分化。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天地之间二气相承,孕育出万物生长的两仪。此时的生命形态各异,有人形鸟啄的奇特生物,也有人首蛇身的神秘存在。他们无欲无求,无姓名牵挂,无国界纷扰。或栖居于之中任风雨侵袭,或结伴而居于树上以求安宁。他们的生活方式朴实自然,与天地相通同一体。然而此时的饮食还是原始的饮血茹毛,然而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乐观态度。随着圣贤的出世——伏羲、神农、黄帝等伟大的名字指引着他们的方向。智愚之分开始出现于世间由此产生了君臣父子之别以及礼乐衣冠的制度。
然而随着大道的衰落奸诈之心也随之而生妖怪开始出没于世间秩序与和平。此时天地之义始立万物生发生机盎然但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现象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挑战。关于这一切的起源在古人眼中认为在天地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个世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眉批解读:“混沌胚腪”形容万物未开之状如同鸡蛋清浊未分;“沓合”意为混沌不清;“一判、乃分”已有了天地的意思;“啄”即鸟的嘴也;“巢处穴居”描述了在树上结巢以求安宁的生活方式;“饮血茹毛”反映了原始的生活方式尚未开化;“妖怪”指的是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