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探访红船精神,深度领悟红色教育之旅
在高校课堂之外,徐连林老师领航“红船精神”教育。学生们纷纷启程,赴嘉兴南湖体验思政新课堂。
傅夏仙老师作为学院的引领者,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已逾二十五载。她积极倡导实践教学,本次实地考察正是《思想和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重要一环。
“红船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南湖边得以生动展现。徐连林副院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首创、奋斗、奉献这三种精神的实质——能力、追求与境界的升华。他强调,学生应以此为鉴,提升自我能力,追求梦想,最终为社会贡献力量。
在南湖纪念馆中,学生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重温了一大的历史背景。1921年,的一大代表在南湖红船上继续会议的情景仿佛重现眼前。这艘具有历史意义的红船,承载着从这里启航的初心与使命。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傅夏仙老师强调思政课不仅是说理,更是情感的教育。现场教学让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深刻领会历史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力量。南湖的风景与历史交相辉映,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不仅如此,傅老师还倡导将浙现象、经验、人物纳入到学生的教学体系中,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获得了的认可与推广。
为了使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学校进行了以“七个结合”为核心的综合性教学。这一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或以情景剧、演讲比赛等形式展示课堂内容,使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老师们组成教学团队,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学生们带来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