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什么讨厌林黛玉

2025-02-1522:40:00精选资讯9

我们不妨相信,如果贾母拥有决定权,她定会安排黛玉与宝玉的婚事。当宝玉真正步入婚姻的殿堂时,贾母却已无法再左右这一切。在八十回的故事中,我们只能看到贾母对于家族事务的无奈与无力感。

故事进展到八十回之后,宝玉的婚礼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仅限于前八十回的内容。虽然续书或许描绘了不同的情节,但我们的分析仅限于这八十回的内容。

在贾母的智慧背后,隐藏着对家族命运的无力感。七十一回中的“嫌隙人有心生嫌隙”,虽然她知晓其中的缘由,但并未对邢夫人或王熙凤给予直接的批评或安慰。鸳鸯的打抱不平或许替贾母表达了对事件的不满,那并不是真正的贾母的声言。

面对王夫人所引领的“抄检大观园”的闹剧,其影响之大让贾母不可能不知晓。她并未对王夫人做出任何指责或批评。相反地,她对受难者给予了泛泛的安慰,并接受了王夫人送来的食物。这似乎表明了她的态度:选择以温和的方式面对家族内部的纷争。

贾母的智慧与经验让她在面对甄家等世交家族的遭遇时,选择了暂时避开。她的话语“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反映了她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事情已无法挽救,因此她选择不再干预。

尽管面对家族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扰,贾母却仍然坚持中秋赏月。这并非是她对事情无动于衷,而是她以一种深邃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家族命运——如同脂批中所说:“贾母已看破盛衰无常。”

即使深感“昼短苦夜长”,贾母仍旧秉烛欣赏每一刻时光,不愿离舍;而在繁花难留之时刻也时刻抱着及时行乐的心境。这也似乎表明了她意识到盛世难再,明白家族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此时的宝玉也不再是那个受尽呵护的小孩子了。他是宁荣二公指定的唯一后继者,他的身上承载了家族的希望和未来。而宝玉的性格和行为也使得他需要一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妻子来引导他走向正道。

为了贾府的前途和宝玉的未来,选择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妻子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事关家族大局的决定,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人情感的纠结。

所以最终,婚嫁的选择不再是只依赖于个人情感的独断独行;它将会是经过慎重考虑和评估的家族决策。而这个决策将由一个有远见、有权威、与宝玉感情深厚且具备冷静理智与牺牲精神的人来决定。

这个人不会是那种只顾溺爱、缺乏远见的贾母。即便她仍在世,也不再是那个决定宝玉婚事的人。

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我们都不应该期待贾母在最后决定让宝玉娶宝钗和放弃黛玉。最终的决定将基于家族整体的利益和未来考虑。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