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子与馒头,宛如兄弟,一者有馅,一者无。历史传言,诸葛亮在泸水行军时,因河水无法渡河,遂以牛羊肉为馅,裹以面粉作首形状,用以祭祀。那时的祭祀之品被称为“蛮头”,即今日所说的馒头,实际上最初的馒头已然形似现在的包子。
包子内涵万象,可尽情收纳各类美食佳肴。夏日炎炎,肉馅包子往往显得油腻难消。一款清新的素馅包子便显得尤为受欢迎。它清爽不油腻,无论上学还是上班,随手拿一个便可上路。西葫芦作为夏季的时令佳蔬,价格亲民,口感脆嫩,用来做包子馅再合适不过。记得每次家中蒸制时,总是供不应求,家人争相品尝。
下面分享一道以西葫芦为主料的素馅三鲜包子做法。所需食材简单易得:两根西葫芦、一块豆腐、三个鸡蛋、一小把虾皮、两碗面粉、五克酵母粉、一勺白糖以及适量调味品如香油、十三香、鸡精和盐。
步骤一:准备一个碗,加入酵母粉和白糖,倒入温水搅拌至溶解。接着分次倒入面粉中,揉成光滑的面团,并等待其发酵。
步骤二:将西葫芦洗净切丝。因西葫芦含有大量水分,需加盐拌匀后腌制五分钟,再用纱布包裹挤出水分。
步骤三:将豆腐放入碗中压碎备用。将鸡蛋打散炒熟并晾凉。
步骤四:在碗中加入处理好的西葫芦丝、豆腐碎和鸡蛋,再加入虾皮及其他调味品如香油、十三香和鸡精等,搅拌均匀。
步骤五:将发酵好的面团排气后分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
步骤六:将馅料放在包子皮中间,按照个人喜好捏成包子形状。注意要将口捏紧,避免馅料过多导致包子在蒸制过程中散开。
步骤七:将包子有序地放在铺有湿纱布的蒸锅中进行二次发酵。待发酵完成后,开火蒸制20分钟,关火后焖五分钟即可出锅。
请注意,酵母粉需用温水化开后再倒入面粉中。面团醒发时间要充足,这样包制时不易黏手且成型更佳。包子的面宜软不宜硬。蒸制完毕后不要立即掀开锅盖以免影响包子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