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容颜被赞誉“脸若银盆”,那么,她的面庞究竟是何模样?是美,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作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角色,皆以俊美著称,薛宝钗自然也不例外地被归为之列。她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其特殊的外貌特征——那便是她那白皙、圆润且略显的容颜。
为何用“脸若银盆”来形容薛宝钗的容颜呢?这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形象比喻。
“银盆”一词中,“银”字指代的是其洁白无瑕的色泽,形容人的肤色白皙细腻、光泽如玉。这就表明薛宝钗的皮肤白净而细腻,透露出一种自然的润泽感。
而“盆”字,通常用来指代较大的容器,如洗手、洗脸等所用。与“盘子”相比,“盆”的体积更大,常用来形容脸型较大的人。这种形容方式,如“大脸盘子”,直接点明了脸部的尺寸。“脸若银盆”便形象地描绘出薛宝钗脸部的与圆润。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博物馆收藏的刘非墓出土的银盆,不仅大小各异,而且其中最大的银盆还能装下不少食物,象征着其容量的宏大。这样的比喻也让人们联想到薛宝钗那银盆般的脸庞,更是强化了对其脸部特征的描述。
在古代审美观念中,劳动家的媳妇往往以瘦弱为美,而薛宝钗这样的体态则显得与众不同。在《红楼梦》的世界里,胖并不等于丑,反而成为了一种福气的象征。薛宝钗那的身材和圆润的脸庞,都成为了她独特魅力的体现。
尽管在明清时代的审美观念中,以瘦为美是主流,但《红楼梦》却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美——既有病态的瘦弱,也有如薛宝钗这般而充满福气感的。
尽管薛宝钗的容颜略显,但她的眼睛、眉毛和嘴巴都十分美丽。特别是她那白皙的肤色,更是让她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即便薛宝钗的面容略显圆润,依然掩盖不了她那如玉般洁白的肤色和出众的美貌。
“银盆”二字还蕴五行之说。其中的“银”字属于五行中的金,“盆”字则属于土。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土生金,这也与薛宝钗的命运和性格有着微妙的联系。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所戴的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相互呼应。金玉良缘的设定中,薛宝钗代表着金,而贾宝玉则代表着土。土生金的组合,被视为大吉之兆。这种神秘的五行之说也为薛宝钗的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