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小班教案《认识大小》

2025-02-1011:47:03百科知识7

教学内容概述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厘米尺进度测量。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活动,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工作

1. 准备米尺或卷尺,用于示范和比较长度单位。

2. 准备厘米尺(刻度尺),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测量。

3. 收集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橡皮、书本等,用于实践测量。

4. 准备足够的练习纸和铅笔,供学生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1. 通过讨论引出长度的概念,询问学生如何描述物体的长度,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 介绍厘米的概念,解释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并解释其与米的关系(即1厘米等于米的百分之一)。

知识探索

1. 展示厘米尺,指导学生观察并指出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直观认识。

2. 通过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和橡皮,指导学生使用厘米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实践活动

1. 开展测量练习,让学生使用厘米尺测量自己的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测量对方的手掌宽度和桌子的高度,并记录数据,增强互动和实践性。

应用实践

1. 提出实际问题,如“需要多长的绳子来围绕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指导学生使用厘米尺解决问题。

2. 讨论厘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衣服尺寸、家具尺寸等,加深学生对厘米实际用途的理解。

总结回顾

1. 回顾厘米的定义和与米的关系,强调1厘米等于米的百分之一。

2. 总结测量方法,强调使用厘米尺的准确性和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

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测量家中其他物品的长度,如电视、桌子等,并记录下来。

2.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厘米的定义改变,如不是百分之一米而是百分之十米,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会受到影响。

教学后续思考与资源准备

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厘米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思考是否有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厘米的概念。

3. 准备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挂图、教学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和巩固学生的知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