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掌握12个生字(双蓝线标注),并能够正确书写7个生字(田字格中)。
2. 运用生活实例和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如“踪迹、采、藏”等词语的含义,初步把握古诗的意境。
3. 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感受诗中描绘的夏天。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运用多种方法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三、朗读指导
1. 初读时,借助拼音准确读出字音,断句清晰,读出古诗的节奏;
2. 再读时,结合插图,找出诗中描述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所展示的景象;
3.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积累古诗。
四、教材解读
(一)《池上》
1. 这是五言绝句,前两句为事件描述,后两句为情感抒发。
2. 内容描述:一个小孩撑着小船,悄悄采了白莲后急于返回,因不知如何隐藏踪迹,浮萍上留下了船划过的痕迹。
3. 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可爱、纯真又略带顽皮的小孩。
4. “偷采”的“偷”字含义特殊:这里的“偷”与一般意义上的“偷”不同,它不带贬义,反而展现了小孩的天真和纯朴。
字词解释:
知(懂):明白;藏:隐藏;踪迹:行动留下的痕迹。
(二)《小池》
1. 这是七言绝句,描写了泉眼、树荫、小河和蜻蜓等景物。
2. 诗歌描绘了小池的美丽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3. 字词解释:惜(爱惜):疼爱;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4. 内容描述:泉水缓缓流过,树荫倒映其中,新生的荷叶刚刚露出尖角,早有蜻蜓停在其上。
共同点:两首诗都是夏天背景下的作品,一首以叙事为主,一首以写景为主。
五、会写字与会认字的区分与标注
在课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会写字与会认字,便于复习与区分。
六、形近字、多音字与同音字的辨析与学习
列举并学习一些形近字、多音字和同音字,加强字的辨析能力。
七、会认字的偏旁部首与音节标注
标出偏旁部首,用荧光笔标出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音节,但不直接写出整个音节。
八、会写字的全面学习与拓展
写下会写字的拼音、音序、部首、结构、组词等,对于易出错的笔顺也要进行标注,并拓展一些相关成语。
九、课后拓展与练习
1. 通过拓展组词增加词汇量;2. 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造句或写话练习。
十、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