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鱼类的守护与江河生态的维系中,长江君游历了我国众多主要野生鱼产区,包括长江水系、黄河流域以及各大内陆湖泊。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令人遗憾的是,越是受到保护的野生鱼类,却越容易招致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的行为。
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种濒临灭绝的长江鱼种——江团,也就是长吻鮠。
在2018年,长江君团队在南京长江边的一次拍摄中,偶遇一位钓鱼者钓起了一条形貌“丑陋”的怪鱼。
这条鱼全身无鳞,头尖身圆,眼珠突出,外观十分“丑陋”,在当地并不常见。
长江君一眼便认出,这是一条罕见的野生江团,通常只出现在三峡库区及其下游的部分江段。
在南京长江段这样的下游近海地区,已经鲜少见到野生江团的踪影。
当时,有人甚至愿意出高价购买这条仅重三四斤的江团鱼。竟有人愿意出高达300多元一公斤的价格!这让长江君大为。
虽然近年来长江野生鱼因其数量的减少而价格攀升是常态,但这样高昂的价格还是令人难以置信。
次日,我们在南京附近的江鲜鱼市进行走访时发现,野生江团的市场价格确实如此,有些摊位甚至标出了每斤500元的高价。
尽管整个市场上的野生江团数量不多,且大多体型较小,但需求却异常旺盛。
据了解,一旦有渔民捕获到“野生江团”,往往在江边就被高级酒楼预定并买走,显示出其市场的疯狂。
这些珍稀的野生鱼种已经成为鱼贩的摇钱树和牟利工具。
回溯至上世纪70年代,江团鱼曾是长江中“普通”的一员。虽然其肉质鲜美、,但当时的价格并不高,大约在每斤8毛到1元之间。
现在的野生江团价格高企,已达到同时期猪肉价格的十倍以上。
如今,在江边的鱼馆中,“野生江团”常被作为压轴菜推出,点菜的多为30至55岁的成功男性。
那么,江团价格是从何时开始飙升的呢?
自2007年江团被列入重点保护水产品后,其价格便开始飞速上涨。
到了2010年前后,每斤的价格就已突破百元大关,近年来更是不断攀升。
尽管价格高昂,但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以目前可怜的产量来看,早已“供不应求”。
实际上,尽管江团鱼的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四川等地建立了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养殖的江团价格亲民,一般市场售价在每斤30至50元之间。
尽管如此,仍有人愿意花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来购买所谓的“纯天然野生”江团。这是为何呢?
有人曾对养殖和野生的江团进行对比,发现其肉质几乎无差别可辨。
实际上,“纯天然野生”的追求更多是一种心理作用。一些人追求的是一种稀有的感觉和“尊贵”的象征。
归根结底,他们追求的并非真正的鱼本身。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长江刀鱼、河豚、鲥鱼等珍稀鱼类身上。由此催生的野生鱼类市场导致了非法捕捞和的猖獗行为。甚至在禁渔期也屡有渔民采用电鱼等非法手段捕捞。
公众呼吁加强执法力度和重罚非法捕捞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成功人士”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并非高雅之举。这不仅不能体现尊贵身份反而是一种低品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