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思

2025-01-0923:47:30知识经验27

登高为杜甫晚年之作,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当时杜甫已56岁,身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身患肺疾,生活困顿,但他依然用诗歌抒感。

杜甫在七言律诗上的创新,表现在四联皆作对仗的技巧上。《登高》便是其杰作之一,被历代诗评家所推崇。清人杨论在《杜诗镜铨》中赞誉此诗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而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是将其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关于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的解析,此处有几点值得探讨。

此二句中的词语选用颇有深意。其中“落木”与“长江”皆为偏正结构的词组,以形容词性状修饰名词。特别是“落”字作为形容词,与“木”字结合,传达出衰败的意象;而“木”字在此处特指树叶。这种用法在唐以前的诗作中已有体现。

提及树叶相关的表达,古诗中曾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及“骇猿时落木,惊鸿屡断行”等诗句使用“落木”一词。可见其已成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落叶”相比,“落木”在营造意境上具有独特之处。

意境的表达在古诗中至关重要。提及盛唐气象,杜甫的作品无疑是其中之瑰宝。《登高》正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文人才情与壮阔胸怀。

至于“落木”与“落叶”虽意义相近,但在运用上却有微妙差别。“落木”赋予诗句浑朴厚重之感,而“落叶”则显得佻脱轻灵。这正如炼字用字的奥妙所在,老杜的诗歌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