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一方,東皋文史。
百年蒲小,歌声悠扬。
文 | 刘政
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白蒲镇创建“白蒲镇公塾”,后更名为“通如寻常小学校”,如今的白蒲小学已然成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建校年份可追溯至1903年,而2023年正是其建校120周年。
在学校的初创时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理念便已根植其中,歌曲作为教育手段,寓教于乐。
据沈洪煦老先生回忆,过去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常融入韵文教学,旋律优美,学生爱读易记。如《骂鸡》一歌,老师谱曲后,小朋友们唱得投入,乐在其中。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白蒲小学规定每周的晨会和夕会都有特定的歌曲。晨会唱的《晨会歌》和夕会唱的《夕会歌》都是当时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旋律。
而在散学时,学生们需唱《散学歌》,歌曲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白蒲小学的毕业歌由学校创始人之一吴致中先生创作,歌词中蕴对学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特指校歌,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对内外的号召和形象展示。白蒲小学(南校)初创时的校歌便体现了这一精神。
随着时间推移,白蒲小学九十校庆时,刘政作词、华斌谱曲的《九十校庆歌》应运而生,歌曲中充满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期许。
而到了蒲小百年校庆时,老师们集体创作的《蒲小百年校歌》更是成为了学校的重要标志,歌词中表达了学校百年的辉煌历程和对学生未来的期许。
进入新时代,学校又创作了新的校歌《蒲草菁菁》,歌词中融入了校训“公实”,以及学校的特色教育理念。
歌曲是精神的号角,它能带给人们勇气、安详和欢乐。从白蒲小学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校歌在学生成长中的潜移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