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草书艺术158. 草书字符详解8. 角形符号
第8日研习:角形符号
在草书的书写中,凡是左侧偏旁为“甪、孚、㐆”等形状的字,都可以巧妙地运用“角形符号”进行替代(如图所示)。
例字如:触(觸)、乳、殷(参见图解二)。
【详解】:
1. 对于初学草书的朋友而言,学习草书字符是否重要呢?
草书字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草书字符的熟练程度,是学习草书的关键所在。草书并非简单的潦草书写,而是通过特殊的符号和笔画来代表整个字。
草书字符并无固定规范,一个草书字符甚至能替代十几个不同的偏旁部首。而且,有时候一个偏旁部首会对应数个不同的草书字符,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部分草书字的形态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几乎完全相同。
对于草书的入门学习,必须熟记《王羲之草诀歌》,并加强常见常用草书字符的识别学习,日积月累,方能熟练掌握。
2. 在学习草书的道路上,结合《草诀歌》的研习,将字符与口诀相互关联。以“殷”字为例,其左旁简化后的“角形符号”与右旁的“殳”简化为“又”相结合,便构成了草书的“殷”字。其口诀为“角又殷”。而“殷”字的草书写法也多种多样,虽然基本形态相似,但在某些写法上稍有差异。如在“殷”字上方加个点“丶”,便成了“敦”字的草书,口诀为“丶殷敦”。至于“毅”字的草书,也与“殷”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