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学会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轻松掌握店铺盈利关键

学会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轻松掌握店铺盈利关键

学会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轻松掌握店铺盈利关键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我是你们的开店老伙计

哈喽,各位正在经营或者准备开店的兄弟姐妹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零售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湖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关乎店铺生死存亡的大事——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我知道,每次提到”盘点””毛利”这些词儿,很多老板头疼得不行,觉得又复杂又麻烦但今天,我就是要跟你们掏心窝子地讲明白,这个看似高深的玩意儿,其实一点也不难,掌握了它,你的店铺盈利能力立马就能上一个台阶

生鲜这行当,不容易,赔钱却轻而易举你想想,今天进的货明天不新鲜了,或者卖了一半发现价格定得太低,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所以啊,做好生鲜盘点,算清毛利账,简直就是店铺经营里的”定海神针”今天我就要手把手地教你们这套”盈利秘籍”,保证让你们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第一章 生鲜盘点毛利额的基本概念:不只是算算账那么简单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聊起很多老板一听到”盘点毛利额”,就觉得就是数数货、算算钱那么简单哎,大错特错这背后其实藏着大学问呢

什么是生鲜盘点毛利额

简单来说,生鲜盘点毛利额就是指你卖出的生鲜商品,去掉成本之后赚到的钱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别急,这里面门道多着呢比如,同样是卖一斤苹果,你卖5块钱,成本是3块钱,那毛利就是2块钱但如果考虑到损耗、包装费、水电费等等,这个数字可能就变了所以啊,算毛利不能光看表面数字,得把所有隐性成本都算进去

我以前带过一个新来的店长,刚开始做生鲜,每次盘点都是简单地把货品数量乘以售价,再减去一个大概的成本,觉得这样就算出毛利了结果呢账算得挺轻松,但月底一算账,发现不仅没,反而亏损严重后来我一分析,才发现他忽略了生鲜最大的敌人——损耗你想想,进了100斤西红柿,卖掉了80斤,剩下的20斤要么烂了,要么卖不出价,这部分损失得算进成本里啊

为什么生鲜盘点毛利额如此重要

让我跟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朋友开了家社区生鲜店,生意做得挺红火但他一直有个毛病,就是不爱盘点,也不太懂怎么算毛利结果呢几个月下来,他发现虽然销量很大,但账面上却一直在亏钱后来他找我帮忙,我一盘账算下来,发现问题出在他对毛利的理解上——他只看销售额,不看实际盈利

你看,这个例子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懂毛利计算,再好的生意也可能让你赔钱因为毛利是衡量一个商品是否的最直接标准你卖的东西,如果毛利低,即使销量再大,也可能因为赚得太少而最终亏损反之,有些商品毛利高,即使销量不大,也能为你带来可观的利润

生鲜盘点毛利额与其他财务指标的关系

很多老板会把毛利额和毛利率搞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毛利额是绝对值,比如我卖了一斤苹果赚了2块钱,这就是毛利额而毛利率则是相对值,是毛利额占售价的比例,比如2块钱毛利除以5块钱售价,毛利率就是40%

这两个指标都很重要毛利额告诉你赚了多少钱,可以直接用来计算利润;毛利率则告诉你这个商品的盈利能力有多强,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商品的盈利能力比如,同样是5块钱一瓶的饮料,A品牌毛利额是1块钱,毛利率是20%;B品牌毛利额是1.5块钱,毛利率是30%虽然毛利额差不多,但B品牌的盈利能力明显更强

第二章 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简单易懂,却暗藏玄机

好了,说了这么多理论,咱们终于要进入正题了——生鲜盘点毛利额的具体计算方法别担心,我保证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

基础公式:毛利额 = 销售额 – 销货成本

这个公式听起来是不是超级简单没错,这就是毛利额计算的基础公式但实际操作中,”销售额”和”销货成本”这两个概念往往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某天你卖出了10斤香蕉,每斤5块钱,总共50块钱但你得知道,这10斤香蕉的成本不是5块钱一斤那么简单假设进货成本是3块钱一斤,但进货时你用了钱的包装袋,另外还要分摊一部分水电费、房租等运营成本这10斤香蕉的实际销货成本可能就不是简单的30块钱(10斤3块钱/斤)那么算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板算出来的毛利和实际盈利有差距的原因他们要么忽略了包装成本,要么忽略了分摊的运营成本所以啊,算毛利不能只看表面数字,得把所有相关成本都考虑进去

进阶公式:毛利额 = (售价 – 单位成本) 销售数量 + 毛利调整项

这个公式比基础公式更全面一些,加入了”毛利调整项”,可以用来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商品因为促销、损耗等原因,实际毛利和理论毛利会有出入,这时候就可以用毛利调整项来修正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进了100斤草莓,每斤进价是10块钱,售价是30块钱按照基础公式,毛利额应该是(30-10)100=2000块钱但实际操作中,你可能发现:

1. 有20斤草莓因为运输不当,品质下降,只能以半价出售;

2. 有10斤草莓在售卖过程中因为顾客踩踏而损坏;

3. 你还给了顾客一些小赠品,这部分也需要计算成本。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进阶公式来计算实际毛利额:

毛利调整项 = (20斤(10-15元/斤)) + (10斤(10-0元/斤)) + (赠品成本)

= (20(-5)) + (1010) + (赠品成本)

= -100 + 100 + 赠品成本

= 赠品成本

实际毛利额 = 2000 + 赠品成本

你看,通过毛利调整项,我们就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实际毛利这个公式虽然看起来复杂一点,但能帮你更全面地掌握毛利情况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计算毛利额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

1. 批次管理:很多生鲜商品都有不同的进货批次,每批的成本可能不同。这时候,最好能按批次分别计算毛利,而不是混在一起算。比如,今天早上进的草莓每斤10块钱,下午进的每斤12块钱,如果都按11块钱的成本算,那结果就会不准确。

2. 损耗处理:生鲜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处理损耗对毛利影响很大。已经售出的商品不计损耗,未售出的商品按实际成本减记。比如,上面例子中的20斤品质下降的草莓,虽然以半价出售,但计算毛利时仍按原进价10块钱一斤计算,因为这部分损失已经通过降价处理了。

3. 促销活动:促销活动对毛利影响很大。比如,买一送一、打折等促销方式,都会直接降低毛利。这时候,计算毛利时需要考虑促销因素。比如,上面例子中的赠品成本,就是一种促销成本。

4. 数据来源:计算毛利额需要准确的销售额和成本数据。很多老板习惯用POS机数据,但有时候POS机数据可能不准确,比如顾客现金支付时可能没有及时录入,或者有些商品是人工计价,容易出错。定期核对POS数据很重要。

5. 时间周期:毛利额可以按天、按周、按月计算,不同时间周期的毛利额反映的是不同层面的经营情况。比如,按天计算可以及时发现经营问题,按月计算可以评估整体盈利能力。

第三章 生鲜盘点毛利额的应用:不只是记账,更是经营决策的依据

掌握了计算公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经营毛利额不是让你放在账本里供人观赏的,而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如何通过毛利额分析商品销售情况

毛利额是分析商品销售情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比不同商品的毛利额,你可以发现哪些商品是的,哪些商品在亏钱比如,某天你发现香蕉的毛利额很高,但实际销量并不大


学会生鲜盘点毛利额计算公式,轻松掌握店铺盈利关键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