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懂索书号和分类号,别再傻傻分不清啦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图书馆里经常遇到的”老大难”问题——索书号和分类号很多人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时,都会被那一排排排得整整齐齐的图书搞得头晕眼花,更别提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母组合了索书号和分类号,这两个看似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帮大家彻底搞懂这两个概念,让以后去图书馆找书变得轻松又愉快
1. 什么是索书号和分类号?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咱们得搞清楚,索书号和分类号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分类号就像是图书的”身份证号”,告诉你这本书属于图书馆里的哪个”家”;而索书号则是图书在图书馆里的”具体住址”,告诉你书放在哪个书架、哪个抽屉里没有分类号,书就像没户口的孩子,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没有索书号,就算知道书在哪个”家”,也找不到它在具体哪个”房间”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它们俩不是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吗怎么区分啊”问得好虽然它们都长得像一串”密码”,但作用可完全不同分类号通常是几位大写字母加数字的组合,比如”TP311.13″这样的,它告诉你这本书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哪个细分领域;而索书号则是一长串数字,比如”789012345″,它告诉你这本书在图书馆里的确切位置就像你要去某个小区找朋友,先得知道小区名字(分类号),然后才能找到具体门牌号(索书号)
我第一次接触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也闹过笑话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找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按照分类号找到了”机器学习”区域,兴奋地开始浏览那一排排书架结果找了半天,书找到了,却找不到对应的索书号,最后还是图书管理员笑着告诉我:”姑娘,分类号是告诉你书在哪个’区’,索书号才是告诉你具体在哪个’柜子'”从那以后,我就牢牢记住了这个区别——分类号是”门牌号”,索书号是”房间号”
2. 分类号的构成与分类体系
咱们再深入聊聊分类号你可能要问,分类号是怎么来的它可不是随便编的哦其实,分类号背后是一个庞大而科学的分类体系最常用的就是《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这个体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知识地图,把所有知识分门别类,用字母和数字来表示
比如,”I”代表文学,”R”代表医学,”TP”代表计算机科学每个大类下面还有更细分的分类我特别喜欢看《中图法》的分类体系,觉得它就像一个知识迷宫,每个角落都藏着不同的宝藏比如在”TP”(计算机)下面,”TP3″是计算机系统结构,”TP311.13″就是智能机器人,”TP391.44″则是移动通信技术你看,是不是越来越具体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分类号的发展历史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的分类体系则是在19世纪开始形成的我国现在的《中图法》是1979年首次出版,之后不断修订完善我最近翻看了一下最新版的中图法,发现它已经非常细致了,甚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单独列为一类,可见知识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
那么,分类号是如何为图书”分组”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图书的主题来归类比如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如果内容侧重算法原理,可能就归入”TP311.13″(智能机器人);如果侧重应用案例,可能就归入”TP391.44″(移动通信技术)这就好比超市里的商品分类,洗发水放在洗护用品区,而不是饮料区,道理是一样的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科幻小说,每次去图书馆都要花大半天时间找书后来我发现,他总是把科幻小说混在文学区找,结果经常找不到我教他用分类号来找,比如”Ⅰ227.7″就是科幻小说,一下子就找到了好多他喜欢的书他说:”原来科幻小说不是随便放的,它有自己的’家'”你看,分类号的作用是不是很神奇
3. 索书号的构成与排架规则
说完分类号,咱们再来看看索书号如果说分类号是图书的”身份证号”,那索书号就是它的”门牌号”索书号通常由分类号、著者号、出版年号等组成,是一长串数字我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索书号时,觉得就像一串神秘的密码,其实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索书号为例,一般格式是:分类号+著者号+出版年号+序号比如”TP311.13 0045678″,其中”TP311.13″是分类号,表示智能机器人;”0045678″是著者号和出版年号组合,最后是序号你看,是不是很复杂但图书馆员们早就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能迅速找到任何一本书
说到索书号,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图书馆的索书号规则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图书馆会在索书号前加字母表示馆藏地点,有的则用不同的符号分隔各个部分我曾经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做过志愿者,发现两校的索书号系统就完全不同这就像不同城市的门牌号规则不一样,但都能找到目的地一样
那么,索书号是如何决定图书在图书馆里的位置的这里有个基本原则:先按分类号排,再按著者号排,最后按出版年号排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排队,先按身高排,再按姓氏排,最后按学号排我特别喜欢看图书馆的书架,就像看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分类清晰,排列有序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找一本关于区块链的书,按照索书号找到了书架,但翻遍了那一排书架也没找到后来图书管理员告诉我,因为那本书是最新出版的,索书号里的出版年号比较靠后,所以被放在了书架的最里面这让我意识到,索书号不仅表示图书的位置,还反映了它的出版时间就像老房子和新房子在小区里的位置不同一样
4. 如何使用分类号和索书号找书?
现在,咱们来谈谈最实际的问题——怎么用分类号和索书号找书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书就像打游戏通关一样有趣
你得知道你想找的书属于哪个分类这就像去超市买东西,先得知道在哪个区域你可以问图书管理员,或者查看图书馆的《中图法简表》我建议大家可以随身带个小本子,记录下常看的书分类,久而久之就能成为”找书达人”
找到分类号后,你需要查找该分类下的图书这时候,索书号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按照索书号的顺序,逐个查找我有个小技巧,就是用手指在书脊上滑动,感受不同图书的高度差异,这样找起来会快很多就像玩跳棋一样,需要预判下一步的位置
说到找书,不得不提一个常见误区——很多人以为索书号就是书名我曾经就犯过这个错误,想找一本《人工智能导论》,结果按照书名在电脑上搜索,找到的是另一本书的索书号后来我才发现,书名只是书的外壳,索书号才是它的灵魂就像你要找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看外表,得知道他的身份证号一样
我有个学生朋友,第一次做图书馆志愿者就遇到了烦他按照书名找书,结果把索书号输错了,找遍了整个书架也没找到后来图书管理员告诉他:”书名就像一个人的名字,可以重名;索书号就像身份证号,是唯一的”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随便输索书号了
如果你找不到想要的书,别灰心可以问图书管理员,或者使用图书馆的电子目录系统现在的图书馆都实现了”馆际互借”,如果本地没有,可以请求其他图书馆帮忙就像拼图一样,每个图书馆都是一块拼图,只有拼在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知识图景
5. 分类号和索书号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类号和索书号也在不断进化以前,分类号主要依靠人工编制,现在则更多地借助计算机算法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图书馆信息化研讨会,发现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知识图谱”技术来优化分类号系统这就像给图书分类装上了”人工智能大脑”,能更准确地判断一本书应该放在哪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图书的分类号可能会改变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曾经归入”计算机”类的书,现在可能要归入”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