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鳝过了端午真不能吃”的老传统说法,确实流传甚广,但这更多是一种民间习俗和经验之谈,而非绝对的科学定论。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可能源于几个方面:一是认为端午前后气温升高,黄鳝进入活跃期,肉质可能变差;二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黄鳝性温,过多食用易上火,夏季本就易热,不宜过多食用温补食物;三是过去储存条件有限,黄鳝在夏季更容易死亡变质,民间为了安全起见,形成了端午节后不吃黄鳝的习惯。
然而,从现代营养学和食品安全角度来看,黄鳝并非过了端午就一定不能吃。只要黄鳝新鲜、处理得当,并在合适的条件下储存,适量食用依然是营养丰富的选择。黄鳝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对于“黄鳝过了端午真不能吃”的说法,我们可以辩证看待,不必过于迷信,主要还是看黄鳝的新鲜度和处理方式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