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代码结构与缩进规则详解
概述:
Python通过缩进作为代码块的分界符,这是其独特的语法特点之一。与其他语言使用大括号{}不同,Python采用缩进来表示代码层次结构。
特性与规范:
缩进量:推荐使用四个空格进行缩进,遵循PEP8标准。
一致性:整个项目必须统一使用空格或Tab进行缩进,不能混用。
嵌套结构:每增加一层嵌套,缩进量相应增加。
错误示例及修正方法:
错误代码(混用Tab和空格):
❌ def wrong_indent():
print(“Level 1”) 4个空格
print(“Level 2”) 使用Tab键缩进
正确代码示例:
✅ def correct_indent():
print(“Level 1”) 使用四个空格进行缩进
print(“Level 2”) 继续使用四个空格进行缩进,保持代码块结构清晰。
2.2 注释与文档字符串详解
2.2.1 单行注释
语法:以开头,延续至行尾,用于对代码进行简单说明或备注。
示例:这是一行单行注释。也可以在代码行末尾添加注释,如:x = 5 注释内容。
2.2.2 多行注释与文档字符串(Docstring)实现方式
Python没有专门的多行注释语法,通常通过多行字符串来实现多行注释。对于文档字符串(Docstring),它是模块、函数或类的说明文档,用三个引号包裹。例如:def calculate_area(radius): “””计算圆的面积。参数包括圆的半径,返回圆的面积。Args: radius (float): 单位为米的圆的半径。Returns: float: 单位为平方米的面积计算结果。””” return 3.14 radius 2。查看文档或帮助信息可以使用print(calculate_area.__doc__)输出函数的文档字符串,或使用help(calculate_area)查看帮助信息。编写文档字符串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以提高代码可读性。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注释中的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等问题,并遵循PEP8标准以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同时要注意命名规范问题不要与注释混淆在一块编写应尽量明确划分其作用以便识别和使用。接下来将介绍Python编程学习路线和学习总结以及一些进阶技巧等具体内容请看下文关于变量与命名规则部分的详细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持续更新!如果您想继续了解Python编程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们了解最新动态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